從入學到現在十一月,差不多已經過了一年兩個月。
照理說一切困難的境況都已經過去了。
但我越來越覺得,我真的,真的很不適合念研究所。
400多個日子過去了,該磨掉的稜角還在那邊,而且好像有增長的趨勢。
所以只好在這裡整理一下我之所以不適合念研究所的大致原因。
1.我不喜歡念書:小時候喜歡念書是因為那可以帶來很多成就感。我喜歡解題,甚至喜歡考試。
到了高中之後成就感便開始逐年下降了。到了大學也並沒有對什麼科目產生像國中階段的熱情,念什麼都提不起勁。
書念得很少,總是在考前硬啃,沒能養成念書的好習慣。
研究所的時候則更討厭,念書不再是考試的時候會寫考卷就好,而是要將知識與概念融合起來,再整理出新的論點。
對我而言這是一個相當痛苦的過程。
2.我喜歡今日事今日畢:這點聽起來很奇怪,但請想想,論文絕對不是一個可以讓你今日事今日畢的產物。
他需要一定時間的醞釀和修正。中間還可能跑出幾次大改動。
這也讓我很難接受,我的做事風格通常是確定了再進行,然後盡量用最大的效率完成。
完成之後就不再改動(當然,這是我應該修正自己的部分,社會上大概沒有這麼好都不用修改的工作w)。
但我主要想強調的是我性格與念研究所拿學位這點本來就互相牴觸的狀況。
3.念研究所是很孤獨的歷程:當然,你有同學,可能有值得依靠的學長姐或可愛的學弟妹等等。
也可能有家人或閃光之類的支持。
但即使是跟同位老闆的同學,你們做的題目也不會完全相同,內容亦然。
而家人閃光雖然可以傾聽你的煩惱與憂慮,但他們仍然不會全盤理解你的感受。
老師就更不用提了w
在我的情況下,雖然沒有閃光(淚),但至少家人非常支持我,也願意挺我。
可是呢,還是常常會感到委屈與孤單。
大致說來,我不適合念研究所的點應該可以濃縮成以上幾項。
還有十個月,不能逃,不能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